“冀和人在青海”我的支边日记之第一次与农民工兄弟亲密接触——郝国辰

冀和动态 392

为了弘扬法治精神,传播法律知识,并且应四川籍农民工兄弟蒲某的邀请,8月10日上午我同久治县司法局法律援助办公室的马芳一起来到了久治县的一处工地,为农民工蒲某以及他的多位工友进行了法律咨询。

蒲某是青海某建筑公司的工人,于2015年因公前往久治县门堂乡工地时发生交通事故受伤,支出了数万元的医疗费用,且身体达到十级伤残。后蒲某向青海某建筑公司提出索赔的诉求,但是经过多次协商,均未果。蒲某便准备到法院起诉公司,由于其对相关法律和诉讼程序不了解,遂联系法律援助中心,要求给予咨询帮助。我们到了蒲某所在的工地,了解了相关情况后,为他解答了法律咨询,并告知他相关的法律法规、司法解释、诉讼程序、需要提供的证据以及诉讼时的相关注意事项。


12305091_微信图片_20180813220033.jpeg


在为蒲某解答咨询的过程中,他的多位工友了解到我们是司法局法律援助人员,便围拢过来,纷纷提出一些困扰着他们的法律问题,我们都一一作答。在解答过程中,我们还向他们宣讲了环境保护、安全生产、民族团结创建、扫黑除恶等方面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文件。最后,我们还向他们介绍了如何维护农民工的权益、法律援助的范围、申请程序、12348”法律服务热线和司法局公共法律服务体系职能。


12305092_微信图片_20180813220041.jpeg

我们深知法治观念的树立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法治宣传教育必须强调对百姓生产生活的融入和渗透,我们一定要把集中宣传与日常性、经常性宣传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寓教于乐,寓教于服务之中,达到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宣传效果。只有这样,才能让法治观念入心入脑,成为大家自觉遵守的行为规范,让大家把守法变成一种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