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吉林考察时强调:我们一定要牢记革命先辈为中国革命事业付出的鲜血和生命,牢记新中国来之不易。创业难,守业更难。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要很好学习了解党史、新中国史,守住党领导人民创立的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世世代代传承下去。在伟大的中国共产党九十九年华诞之际,河北冀和律师事务所党支部研究决定在全所开展“举办一场纪念建党99周年座谈会;支部书记讲一堂党课;参观一个爱国教育基地;看望一位建国前老党员;组织一场演讲比赛”的五个一系列纪念活动。2020年8月1日在第93个建军节到来之际,河北冀和律事务所全体律师和工作人员一行来到了深州市解放营村,看望了一位具有传奇经历的93岁的建国前老党员、老军人单树昌。
单树昌, 1927年10月出生于深县(现深州市)解放营村。1946年12月,入伍到中国人民解放军晋察冀野战军某部后屡立奇功。解放战争时期,参加了清风店战斗、石门战斗、太原战斗、兰州战斗、银川战斗等。抗美援朝期间,参加了第五次战役、开城战役等。先是战士,后任班长、上士、代理排长、排长等职,1949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55年被授予少尉军衔。先后获得过解放东北、解放华北、解放西北、抗美援朝、人民功臣等七枚奖章,2019年8月,荣获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颁发“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纪念章。1962年,单树昌响应国家精简干部的号召,回了深县老家。这一回,便是埋头田园,远离尘嚣,开始了另一种人生。
“出生入死闹革命 枪林弹雨把敌杀”,这位位参加过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的战斗英雄,一把钥匙带在腰间,便和过去画了道分界线。这一带就近五十年,直到老人患病,生活不能自理,家人才拿到那把斑驳的钥匙,打开了装满证书奖章和老人过往的抽屉,了解到了老人戎马倥偬的前半生。如今,93岁的老人坐在我们对面,用平和舒缓的语气打开了尘封七十多年的记忆。
从军时风华正茂
1945年2月,抗战接近尾声,不满十八岁的单树昌在家乡积极参加民兵支前工作。12月,在父老乡亲锣鼓喧天的欢送声中,怀揣保家卫国、参军光荣理想信念的单树昌毅然告别家乡,胸佩红花、意气风发地踏上了从军之路。
清风店驰援劲战
1947年秋,单树昌所在的野战军部队从涿鹿县到保定南,隐蔽转移,驰援兄弟部队,9日15时,从石门急调来的国民党援军第3军罗历戎部行至清风店附近,我军抓住战机,立即调派部队从南面对其进行合围,此战从傍晚持续到第二天中午,单树昌所在部队活捉罗历戎,俘获其部下一万余人,击落飞机一架,开创了晋察冀歼灭战新纪录。
攻石门六日鏖战
1947年11月6日,解放石门战役全面打响,单树昌和战友担负从东北方向正面突击任务。当时,我军艰难扫清外围工事后,到了城外宽深数米的外壕,敌人火力依然很猛,用若干炸药包炸毁外壕后,为部队进城打下一个豁口,进入城区,战斗异常残酷,单树昌和战友们连续鏖战六昼夜,到12日,守城军残部放弃抵抗。此时,单树昌等人早已人困马乏,望着炊事班送来的饭菜一口也吃不下。既是因为没力气,也是因为看着尸横遍野、血肉横飞的战场,实在没胃口。
新保安强攻克坚
1948年入冬,辽沈战役结束,东北野战军迅速南下到张家口一带,把郭景云部压制在新保安镇一带,单树昌所在部队就驻扎在新保安镇南桑干河附近。12月22日7时10分,解放军下达总攻命令。霎时,156门大炮向新保安东关一齐射来,5分钟就发射了8000多发炮弹,12米高的新保安城墙被轰开一个缺口。9时许,单树昌和战友从东南面缺口处和被炸开的东门攻入城内。在残垣断壁中双方近距离血战异常惨烈。一直打到下午4时,解放军各路进攻部队在付出巨大伤亡代价后终于攻到35军军部,悍将郭景云自杀。
打太原抢占先机
太原战役,单树昌部队负责攻占双塔寺。敌军在这里有重兵把守。守军是阎锡山部43军,4月19日,重炮打响,把双塔寺北边的塔轰掉了半边,阎军蜷缩在掩体中不敢还击。20日,单树昌和战友们对双塔寺守军全面进攻。两日激战,四面开花,阎军供给不足,敌军守将被俘,双塔寺战事被解放军攻下。随后,单树昌又和战友们攻下小东门。其他兄弟部队分别在太原南、北两面开战。在1300门大炮重攻下,城被炸开。趁热打铁,4个半小时巷战后战斗全面结束,太原解放。
战银川功成一赌
单树昌随部队短暂休整后,马不停蹄,过黄河,转战陕西。随后,单树昌随部队进军宁夏。正值夏末,银川南黄河水面宽处达30里,兵临城下,在军事压力和政治争取下,副指挥官马鸿宾信心不足,但又不甘心轻易放弃,因此和我军将士打赌。对城上竖起的一面国民党旗帜说:“如果你们有重炮打中旗子,我们就放弃抵抗。”一赌定乾坤,我军第一炮没有打过黄河,第二炮便命中目标。马鸿宾心有余悸,不敢食言,于1949年9月19日,率其子及81军起义;21日,马敦静逃走;23日,马鸿宾促成宁夏军政当局与解放军签字投诚事宜。
赴朝鲜九死一生
今年是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在上个世纪50年代初,美国纠结所谓的联合国军开进朝鲜战场,并且把战火烧到了我们的边境线上,面对威胁,我们依靠着落后的装备,硬是援助朝鲜和美军打了一场硬仗。1950年夏,单树昌随部队乘火车继续北上,经天津、唐山到沈阳,后驻扎到鸭绿江北岸。10月,志愿军开始陆续进入朝鲜。因联合国军飞机密集侦查,不敢走桥,徒步从鸭绿江冰面进入朝鲜。先是每人背6斤伙食两天一夜急行军,随之投入到入朝第一仗,攻占159高地,接着又攻占528高地。战争间隙,一刻不停的在红土山上挖战壕做防御。美军战机飞得很低,到处侦查情况,一有风吹草动,便狂轰滥炸。单树昌部队住在一个叫马山里的小村,趁着敌机不在,赶紧和战友们把山上、村内所有干草、柴火、稻草掩藏,防止被扔下的燃烧弹点燃。联合国军的照明弹也很厉害,夜晚,敌军怕被偷袭,经常放照明弹。一枚照明弹能燃烧一小时,比白天还要亮,地上有根针都能看得见。
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武器先进,火力猛烈,单树昌和战友们曾经48天不敢生火做饭吃熟食,只吃萝卜、野菜、老酱、面包。战事缓和后,部队严令不让战士们多吃,怕撑坏。为找粮食,已有多年战斗经验的单树昌主动请缨离开防空设施,和战友组成敢死队到附近村庄找粮食。大路不敢走,只能走小路,环境不熟,语言不通,头上还不时有敌机掠过。冒着生命危险,一次次与死神擦肩而过又一次次化险为夷,为部队找来粮食度过危机。曾经一枚炮弹贴着他耳边飞过,就在前方不远处爆炸。有一次急行军,单树昌踩到一枚铁钉,来不及处理伤口,就趟进了一条河。在河中行进一夜,没有掉队,行至朝鲜西海岸,伤口竟不疼了。开城谈判时,单树昌部队就驻扎在40里外,和联合国军咫尺之遥,实为一场生死对峙。
任何民族在走向复兴的道路上,没有精神的复兴是不可能的,朝鲜战争作为新中国的立国之战,为中华民族的复兴和强大提供了这样的最有力的精神支持。这是中国精神的百年跨越、凤凰涅磐、浴火重生、必由之路。在朝三年,189师566团三机连上士单树昌,参加了第五次战役、开城战役等,每次都冲坚毁锐、出生入死,期间荣获中国人民志愿军政治部颁发的解放奖章一枚、立三等功一次。
戎马半生,寂寞芳华。晚年清晓残梦,仿佛依旧身在朝鲜的沟壑山涧,与同志们并肩战斗,他们依旧是最可爱的人。老人像讲述别人的故事一样说着过往,看似外表平淡,其实内心波澜。半生征战半生隐匿,老人对过去看得很重,不然不会把荣誉深锁抽屉时,不准任何人动那把钥匙;老人对过去看得很轻,不然几十年后,垂垂老矣时轻描淡写地说着过往,竟是这般乐观豁达、谈笑风生。
从石库门到天安门,从兴业路到复兴路,我们党近百年来所付出的一切努力、进行的一切斗争、作出的一切牺牲,都是为了人民幸福和民族复兴。正是由于始终坚守这个初心和使命,我们党才能在极端困境中发展壮大,才能在濒临绝境中突出重围,才能在困顿逆境中毅然奋起。听完老英雄的事迹,大家纷纷表示,坚决不能忘记红色政权是怎么来的、新中国是怎么来的、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怎么来的,要始终高举红色的旗帜,把红色基因传承好,确保红色江山永不变色,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把先辈们开创的事业不断推向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