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边路上逐梦人——河北冀和律师事务所郝国辰

冀和动态 422

本文转自河北省律师协会公众号2019年11月22日推送文章

《纪念律师制度恢复重建40周年 展示新时代河北律师事业新成就|第十九期》


201875日上午,司法部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全国第十期法律援助“ 1+1 ”项目启动仪式。我省司法厅王大为副厅长出席仪式,我同全省11名志愿律师参加仪式,76日我们踏上征程,代表我省律师分赴西藏、青海、甘肃、新疆、广西、山西等地志愿从事基层法律援助工作。

都说新疆是一种戒不掉的瘾,西藏是一种治不好的病,那么青海就是治好你的病,戒掉你上瘾的一味良药。学生时代,就曾梦想着有一天能够投笔从戎,卫国戍边,实现人生的伟大抱负因为种种原因未能如愿。今年6月底,所里传达上级援疆援藏支边的法律援助工作号召,我那雪藏多年的激情又被点燃我决定改变自己,在征得家人的理解和同意后,我毅然报了名。经过审核、体检等严格程序,司法部领导在京亲自接见并为我们送行几经辗转78,终于踏上了这神奇的土地来到了我的法律援助地-----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久治县。


13142713_图片1.png

初识,是心与心的碰撞


13142710_图片2.png


当地司法局领导隆重接待了我,热情向我介绍了大美青海,神奇果洛。久治县是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辖县,青海省畜牧业生产基地之一。位于州境东南部,地处青、川、甘三省交界处,东南与四川省阿坝县毗邻,南与班玛县相连,西与达日县相邻,西北濒临黄河与甘德县隔河相望,东北与甘肃省玛曲县接壤。久治具有典型的高原大陆性气候特征。全年无四季之分,只有冷、暖两季。年平均气温0.1℃,低于0℃的寒冷期长达184天。这里有蓝天白云、山川河流、草原花海成群的牛羊更是如珍珠散落在玉盘一样,是点缀,也是精灵。美景如画,令人醉在其间,但是这里是律师资源严重短缺的地区,广大牧民急需法律知识的学习和帮助。

行走在这辽阔的大地,一种神圣的使命感和紧迫感激励着我,在内心深处顿时升起一股奋不顾身、勇敢拼搏的浩然正气我决心在这里努力工作,付出所有,绝不辜负党和人民的重托,不辜负培养我的冀和律师,不辜负我的家人对我的厚望。我必将用微薄之力,为草原增添一份新的希冀和生机。

来久治县的第七天,县司法局措毛局长领我分别见了久治县县委副书记县长旦巴,常务副县长康尕藏成利,县人大常委会主任乔华藏,县政协主席格日保,县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国庆。领导对我的到来表示欢迎,邀请我对部分职能部门进行法律指导和法律培训,对县里的工作提出法律意见,对依法治县提出好的建议。领导们的诚恳热情迅速感染了我。我当即表示,我是来做志愿服务的,愿意为久治县的法制化进程做出贡献。这一见如故的感觉,没有初识的生疏与隔阂,我与久治县仿佛前世约定的缘分。

719便接受果洛州法律援助中心的指派,担任非法采矿罪刑事以及附带民事公益诉讼案件中被告人扎西××的辩护人和附带民事公益诉讼的代理人。接受指派后,我第一时间赶到法院阅卷,并随后到看守所会见了扎西××,于725日参加了玛多县人民法院召开的庭前会议,为正式开庭审理做准备。在还没有完全适应高原气候环境的时候,我已经完全进入紧张的工作状态。

扎西××等七人涉嫌在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玛多县花石峡镇开采金矿,该案案发于201678月份,侦破时间近两年,是一起参与人员众多、社会影响极其恶劣的刑事案件。该案是青海省近年来第一起非法采矿案,案件受到青海省高院和最高院的关注。扎西××等人的犯罪行为地属于黄河源区国家公园,生态环境非常脆弱。扎西××等人的犯罪行为不但破坏了当地的矿产资源,也使草地大量裸土外露,破坏了河谷融区潜水含水层结构,给当地的草地生态环境造成了难以修复的影响,社会公共利益处于受侵害的状态,为此,玛多县人民检察院还向七被告人提起了附带民事公益诉讼,要求七被告赔偿黄河源区国家公园资源环境执法局先期垫付的生态环境修复费用24.26万元。为了维护法律的正确实施,维护这些被告人的合法权益,对他们公正处以刑罚,果洛州法律援助中心还指派了果洛州的其他两名法律援助律师和四名社会律师为其他六名被告进行辩护和代理。

 

靠近,是手挽手的前行


13142710_图片2.png


730日下午,为了迎接“八一建军节”的到来,我同久治县司法局局长措毛参加了“久治县法律援助进军营”的活动。我和措局长一起接受久治县人民武装部的邀请,为久治县人武部的官兵进行了一次法制讲座。讲座由人武部部长李强国主持,武装部、武警中队、消防大队等20余名官兵聆听了讲座。

活动首先由措毛局长向广大官兵传达了法律援助进军营的方案,介绍了法律援助的范围、申请程序以及普法的重要性,并向广大官兵发放了《宪法》《婚姻法》等法律读本。随后,我向武警官兵讲述了我们国家法律对军人权益的特殊设置,并进一步总结了我国法律对军人权益保护的五个方面,包括对军人执行任务时的保护,对军人形象的保护,对军婚刑事和民事上的双重实体保护,对军人民事诉讼的程序保护,对军人保险福利待遇以及退伍安置方面的保护等等。在讲座过程中,我以案释法,穿插了社会上与军人权益相关的典型案例和自己亲自办理的一些相关案例,使武警官兵更加容易理解与接受。

在互动环节中,武警官兵热情高涨,近距离与我们交流互动,咨询一直困扰着他们的一些法律问题,我们都一一作答。武警官兵纷纷表示,我们的讲座很实用,很接地气,通过聆听讲座才知道他们作为军人有这么多权利,这是他们以前闻所未闻的。还表示此次活动使他们进一步了解了新时期依法治国、依法维权的重要性,感受到法治文化的魅力,激发了他们学习法律知识的兴趣,并表示希望今后多举办一些这样的法律讲座。

走出军营,我们又走近农民工兄弟。应四川籍农民工兄弟蒲某的邀请,810日上午我同久治县司法局法律援助办公室的马芳一起来到久治县的一处工地,为农民工蒲某以及他的多位工友进行了法律解答。在为蒲某解答咨询的过程中,他的多位工友了解到我们是司法局法律援助人员,便围拢过来,纷纷提出一些困扰他们的法律问题,我们都一一作答。大家越听越入迷,把我们当成亲人一样,倾诉法律疑惑,询问生产生活中遇到的纠纷难题等。在解答过程中,我们还宣讲了环境保护、安全生产、民族团结创建、扫黑除恶等方面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文件。最后,我们还介绍了如何维护农民工的权益、法律援助的范围、申请程序、12348”法律服务热线和司法局公共法律服务体系职能

 

相知,是爱与爱的交流


13142711_图片3.png


我深知法治观念的树立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法治宣传教育必须强调对群众生产生活的融入和渗透,我们一定要把集中宣传与日常性、经常性宣传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寓教于乐,寓教于服务之中,达到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宣传效果。只有这样,才能让法治观念入心入脑,成为大家自觉遵守的行为规范,让大家把守法变成一种习惯。

913日,在久治县普法办和市场监督管理局的组织下,我为县宾馆酒店等企业的管理人员进行了一场“宪法进企业进酒店”的专题讲座。讲座由县依法治县办专职副主任徐建主持,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局长马敬和市场监督管理局的工作人员以及宾馆酒店企业管理人员共40余人参加了此次讲座。

我向企业酒店管理人员简要讲解了宪法的产生和实质、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宪法修改的内容和意义。之后结合典型案例,详细讲述公民的基本权利中的平等权、政治权利、人身权利、教育权的内容和注意事项。最后结合我们国家“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形势,讲解了我国的财产权入宪——“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鼓励大家“撸起袖子加油干”,积极创造社会财富,因为宪法是公民维权的总后台,宪法能够保障每一个公民的财产权。

为进一步落实法律“七进”活动和“宪法宣传周”相关活动要求,提高人们对《宪法》《网络安全法》《民族区域自治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的知晓率,提高民族创建活动。125日,我同措毛局长等一行五人来到久治县哇尔依乡,开展了法律进寺院、进学校的普法活动。我和措毛局长首先到了哇尔依乡叶和拉寺院,向宗教教职人员宣讲了《宪法》和我国宗教信仰自由和民族区域自治的民族政策,讲解了公共法律服务等内容以及申请程序,并向寺院赠送了藏汉双语的《宪法》《民族宗教事务条例》《果洛藏族自治州藏传佛教事务条例》等法律读本。通过宣讲,提高了宗教教职人员依法治寺的能力,促进了民族团结。

随后,我到哇尔依寄宿制小学为全校老师讲解了《宪法》《网络安全法》等相关法律知识。我在讲解过程中强调广大师生一定要尊崇宪法、学习宪法、遵守宪法、维护宪法、运用宪法。强调没有信息化就没有现代化,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我们既要利用网络信息服务社会生活,也要辨识虚假信息,远离信息陷阱。强调学校学习法律法规的重要性,倡导学校在日常教学中加大对在校学生对法治教育,建设法治校园。最后,向学校发放了藏汉双语版《法律进校园》书籍及学法笔记本600余本。

我还为社区矫正人员进行了一次法制培训全县社区矫正人员全部到场参加。讲完相关法律法规后,我告诉矫正人员在互联网时代一定要谨言慎言,注意识别虚假信息,不要转发不实信息,避免民事责任、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然后,我以案说法,向矫正人员讲解了其他法律知识。最后,谆谆嘱托,苦口婆心鼓励大家一定要放下思想包袱,服从社区矫正管理,主动汇报思想,积极参加学习,按时参加公益劳动,争做学法、知法、懂法、用法、守法的公民。矫正人员纷纷表示受益匪浅,在矫正期间一定要学习法律知识,严格按照法律、法规和社区矫正各项管理规定约束自己,争取早日解除矫正,回归社会。


13142714_图片10.png


这一年,不舍昼夜的忘我工作,我的足迹踏遍了久治县的城乡农村,为各行各业的人们送去了最亲切的声音,最温暖的帮助。青海的黄沙吹过了五千年的岁月,见证了无数文明的兴衰,这里的水流出了水天空旷的雄浑气概,滋养了无数的生灵,这里的山巍峨屹立在此,默默守护着这片充满故事的土地。我用真情播撒法律阳光,让群众共享法治建设的成果。通过一系列送法活动,法律援助,和大家的感情更深了,心贴得更近了。虽然远离家乡,远离舒适的工作环境,温馨的家庭氛围,走过草原,跨过荒漠,越过戈壁,对望雪峰,在千里之外,我实现着自己的梦想,得到了意想不到的收获。这收获是久治人民的信任,是个人价值的体现,是支边路上,逐梦前行,奉献自我!青海,一个值得我一生去100次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