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珊珊:2016年我所与深州市妇女联合会签订公益法律服务协议,我们立足本职,发挥优势,合作建立“法律服务直通车”服务平台,三名律师轮流在线值班,完善了法律服务网络,为我市广大妇女儿童提供了优质高效的法律服务。今天我们受市妇联领导的邀请对求助妇女提出的法律问题进行解答。
马珊珊:我们看,这是妇联的工作人员记录的两个求助问题,一个是,我市的张某与王某结婚后,王某在外经营自己的企业,张某在家中专门照顾孩子及老人的日常起居,家庭中的一切开孝都是依靠王某的收入,现在张某要求与王某离婚,并要求给予补偿,我国《民法典》对这个是怎么规定的,能购得到法律支持吗?现在请我们律所婚姻家庭业务部的祝静律师为大家解答一下。
祝静:根据《民法典》规定:“夫妻一方因抚育子女、照料老年人、协助另一方工作等负担较多义务的,离婚时有权要求另一方给予补偿,另一方也应当给予补偿。具体办法由双方协议;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判决。”所以,张某的要求会得到法律的支持。
马珊珊:祝律师,那么《民法典》在离婚补偿问题上,与原《婚姻法》有什么不同之处吗?
祝:我国的原《婚姻法》规定一方付出较多义务的,离婚时有权向另一方请求补偿的前提是,夫妻书面约定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归各自所有。”现在民法典已经删掉了这个前提条件。这是《民法典》关于婚姻家庭编的一个亮点,教育子女、赡养老人、日常家务等家事劳动对维系一个家庭的和谐稳定至关重要。
在家庭生活中不管是用哪一种方式的付出,均应被社会认可,被法律保护。当婚姻关系解除时,除了分割婚内共同财产,法律也保护着“家庭主妇”在内的为家庭付出较多劳动一方的合法权益,赋予其离婚经济补偿请求的权利。所以说《民法典》在守护着每个家庭成员的切身权益。
马珊珊:下面这个问题是,疫情期间,张女士12岁的孩子龙龙在家上网课时,偷偷用手机玩游戏,并使用张女士的微信账户在游戏内充值了近5万余元,张女士到妇联求助,咨询这笔款项是否可以要求游戏公司返还呢?请我们律所婚姻家庭业务部的单润谋律师为大家解答一下。
单润谋:这种情况可以要求游戏公司返还充值的款项。张女士的儿子龙龙12岁,在民法上属于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根据我国《民法典》以及最高院审理涉新冠肺炎疫情民事案件的指导意见,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未经监护人同意,参与网络付费游戏或者网络直播平台“打赏”等活动而支出与其年龄、智力不相适应的款项,监护人可以请求网络服务提供者返还。那么张女士可以据此要求游戏公司返还相关款项。
应当注意的是,如果游戏公司拒绝返还,张女士在提起民事诉讼后,应当提供确实是龙龙在游戏内充值五万元的证据,这个非常关键,否则自己的合法权益很难得到保护。
马珊珊:关爱女性,呵护儿童,立足妇女儿童根本利益,切实解决妇女儿童的实际困难,我们河北冀和律师所和深州市妇女联合会将积极借助社会力量,共同成为守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的坚强后盾。